您的位置: 首页 > 米乐官网

米乐6-米乐官网

米乐6

联系人:任经理

手机:187-3816-1163

邮箱:3180485908@qq.com

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绿地之窗尚峰座7层712室

米乐电竞:对话《撕票俱乐部》:因我们热爱线下演出

浏览次数: 13 发布日期: 2024-04-21 17:09:18 来源:米乐电竞 作者:米乐官网

返回列表

  对于播客《撕票俱乐部》的三位主播来说,“撕票”代表着一种线验——走进一次展览,观看一次电影,参与一次音乐节,乘坐一次飞机,当票务员撕下票根,“撕票”便已是我们经历的一部分。虽然现在在线下看电影看剧或公共交通日趋无纸化,检票的过程也有了打孔、扫码等新形式,但将“撕下票根”的记忆却印刻在主播们的早期记忆里。

  诞生于正处于疫情的2020年3月,播客《撕票俱乐部》秉持着“花过的钱没白搭,撕过的票都算数”的口号,集合了一群线下文化娱乐生活爱好者。与其他艺术展览或影视剧主题的播客不同,《撕票俱乐部》以“撕票”为原点,延伸出一切线下的、离开手机的、注重当下的体验。“撕票”不仅代表着线下的体验,更是他们珍视亲身经历和感受的一种生活态度。在这个互联网媒体触手可及的时代,把看展、看演出、线下玩耍作为日常的一种生活方式,《撕票俱乐部》的主播们分享着自己观看和参与线下活动的经历和感受。

  出生并长大在上海的唐小友从小便会跟随家人和学校参观上海博物馆和美术馆。上初中时,《歌剧魅影》来上海大剧院巡演,并成为了唐小友人生中观看的第一部音乐剧。这是一部改编自法国同名爱情小说,以神秘和浪漫的剧情著称的音乐剧。“我觉得在线下看展,看演出的习惯是从小养成的。”唐小友说,“它是一件挺自然的事儿。”

  而“撕票”步入大卫卫人生的时刻,则在大学时期。在音乐世家成长的他,从小受到音乐的熏陶。因此,大学时期的他选修了一门音乐剧的课程。在学习音乐剧历史和参与排练和演出的过程中,大卫卫发现了自己对音乐剧的喜爱。这份热忱让他在出国交换时,通过一节世界戏剧导论课,更深入地学习了世界各地的戏剧和多样的人类表演形式。渐渐地,看戏也成为了他的生活小习惯之一。

  对于主播们而言,“撕票”就像喜欢上听歌一样,当他们想到自己对“撕票”的热爱时,它早已成为了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也正因为这份热爱,一直以来,主播们都保持着记录“撕票”体验的习惯。每年年末,唐小友都会盘点自己在过去的一年里撕过的票根;观看戏剧后,大卫卫常在自己的公众号里发布剧评;Lucia的豆瓣账号里累积了1300多个评论影视和线验的词条。

  兴趣和职业并总没明确的相关性或不相关性,大卫卫学的是哲学和金融,却花了大量时间研究音乐剧,最后去了互联网行业,唐小友最初在媒体行业工作,后来因着热爱开始线下演出相关的创业,而对于同在网络公司的Lucia,看演唱会慢慢的变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2019年年末,如往年一样,唐小友记录盘点了自己这一年来看过的一百多场演出、展览、和电影。回顾“撕票”的经历,她发现了自己还有很多想法和感受未能与身边的朋友分享。那时的大卫卫也是如此,公众号是喜爱看剧看展的他唯一的表达途径。

  2020年初,遥遥无期的疫情让很多剧场暂时甚至永久地关门了,而作为看剧发烧友的主播唐小友决定做一档播客节目,用聊天音频存放自己对剧场的怀念和热爱,并拉上了朋友大卫卫。于是2020年3月,《撕票俱乐部》的第一期节目“这半年进不了剧场,我们在怀念什么?”诞生了。起初,主播们分享各自的看展、看演出的感受,也列出“避坑指南”,后来渐渐邀请到更多的创作者,如自己排剧的大学生剧团、戏剧垂直公众号“好戏”的主理人魏老板、做即兴戏剧的汤包包。

  在大约半年后大卫卫组织的一次线下“撕票”活动中,Lucia与大卫卫和唐小友一同观看了《深渊》,一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原创悬疑话剧。演出结束后,他们各自聊起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唐小友和大卫卫便邀请Lucia作为嘉宾与他们一起在节目中分享。那一次的录制和Lucia对线下活动的喜爱,让她在《撕票俱乐部》开播半年后成为了主播的一员。

  在《撕票俱乐部》成立前,主播们每年会撕近百张的戏剧、展览、电影票,而播客节目给予了他们更多“撕票”的能量。

  主播们称自己撕票的经历为“线下神农尝百草”——每个周末,他们都会在城市的不同角落,看不一样的线下演出,大多时候并不会结伴。一种原因是为了播客的需求,主播三人分别看不同的作品,盘点时便能有更加内容丰富的讨论;另一方面,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各自的审美恰好不同,喜爱的作品也自然不同。

  在主播们定义自己的审美时,他们不约而同地聊起了审美的流动性。相比有着稳定的审美和兴趣喜好,他们在更多的时候会保持一种较为开放的态度。不喜欢悬疑题材的Lucia在观看《深渊》后收获了惊喜;曾经不对儿童剧感冒的唐小友,也在观看儿童剧后发现了其中的乐趣。这样一次阴差阳错的“撕票”经历会给予主播们探索新的领域的机会,而探究的过程会与他们过往的经历相结合,不断地更新他们的审美,并成为他们兴趣的一部分。

  对主播们而言,每周一次的线下录制就像是与朋友间的一次闲聊,是他们“对自己的一种能量输入,一种滋养、充电”。录制时的一次身体语言、一个眼神传递、一次会心一笑,渐渐让主播们变得更有默契。“线上的交流不那么有及时性。你不得不去等一个对方的反馈。”Lucia说,“但在线下,我们就不会有这样的顾虑。可能一个眼神,大家就知道话题要怎么接下去。”

  线下录制不仅让主播们更了解彼此,也让他们结识了许多嘉宾朋友。还原剧团是一个表演观众提供的真实故事的即兴表演剧团。它的运营者汤包包便是主播们结交的小伙伴之一。起初,汤包包只是《撕票俱乐部》的一名听众,是他在节目评论里的一次留言将他带进了节目中。他与主播们分享了“还原剧团:‘一人一故事’戏剧项目”的排练和演出经历。些许沉重的故事分享和演员们通过积极的视角诠释这些故事的经历,让泪水和笑声并存在了那天的录制里。尽管因录制事故,声音最终未能被存下来,但这一次的情绪交流拉进了主播与嘉宾的距离,汤包包也更常作为嘉宾出现在后来的节目中。

  这样的“撕票”式播客录制提供给了主播和嘉宾们一个真诚的交流空间。他们放下戒备,在节目中分享与作品有关的私人经历和想法。就如同在舞台上将真情实感流露给观众的演员一样,主播和嘉宾们将录制时的情绪留在了声音里,通过播客传递给听众。

  唐小友:其实身在国内,我很感兴趣现在纽约和伦敦正在上演什么、这些艺术家或创作者正在思考些什么。很多人由于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未必能当时当刻看到一些作品,但它们还是很值得在线上被传播的。基于这个原因,我一直在想,如果不在这个城市的话,有没有能够将艺术作品分享给更多人的方式?所以我做播客,是为了让不在这些城市的人,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地了解到有价值的作品正在发生。

  唐小友:有。我觉得喜欢舞台艺术的嘉宾会希望把自己在舞台上呈现的作品背后的一些解读和创作过程中的一些来龙去脉与更多人分享,所以我想通过我们的节目提供给他们一个平台。比如那天在看小珂老师表演的时候,我发消息给大卫卫说:“这太适合来聊播客了。” 因为她将很多个人故事展现在舞台上:她是如何从云南一步步走到上海,再走到国际的。但若不是因为做播客,在看作品时,我会更处于一个观众视角,更轻松吧!

  Lucia:之前我们在节目里提过“第四堵墙”的概念。大概意思是,当我们在接受一些线上流媒体内容时,我们跟传达者除了空间里的三面墙,还有屏幕的区隔,所以其实我们接收到的内容是会有一些距离的。但当我们走进线下的场域,我们不得已进入一个全方位包围的空间,让自己所有的感官都被调动起来,去感受我们于内容之间的连接。

  唐小友:看演出确实是一些非常私人的体验,但这些私人的体验有机会能够被更多人听到时,它的能量和价值其实是更大的。大家在看作品之后,可能平时并不一定会很深入地聊一部作品,或者说并不能聊得很透彻。但每一期通过播客聊艺术作品,我们反而结交了很多朋友,而且这种结交是非常快和深入的,因为聊艺术作品很大程度上是价值观和审美标准的碰撞。同一个作品,不同的人在相互交流后激发出新的理解。相同的观点产生共鸣后快乐会被放大,不同的观点撞击后会滋生出新的内容,都是加乘。

  大卫卫:会,会,永远觉得贵。小友一直说,我们都是少食多餐型的。大家都买的是最便宜的价位¥180,甚至能多便宜就多便宜的票,更多的是去体验而不是花重金氪一个很好的座位。我觉得进剧场这件事,永远都去选择匹配你的价位,就不会让这个活动本身成为一个负担。因为如果你感觉自己对这个活动付出了太多的话,它也会扭转你对它的期待。

  另外一方面是由于我在台湾交换的时候,看了屏风表演班的《三人行不行》。(台湾喜剧作品中的经典,三位演员通过分饰三十多个角色轮番呈现城市里人与人之间慌乱又疏离的关系。)它全场的票是一个价。当时因为我买票的时间相对来说比较赶,只剩下一排一座那一个位置了。结束的时候,有一个环节安排所有观众,一个一个上去和三位主要演员合影。因为我是一排一座,所以我是第一个上去的。三位演员刚演完非常兴奋,跟我有了很多交流,我也有了一种被剧场爱着的感觉。受这个经历的影响,后来我在买票的时候,会选靠前一些的。

  大卫卫:我觉得早买早规划。因为你买的越早,除非是有流量明星的,或是饥饿营销的剧,它一般还是会有很多元的票价结构的。我个人是不太推荐买黄牛票。为了这个行业的持续发展,正常买票能更多地直接支持到某个剧院或创作团体。也可以多加一些爱好者,或关注一些相关的公众号,还是能收到很多福利的。

  大卫卫:我是看缘分。其实在很多人的场合,我会比较害羞,尤其是第一次见面的情况下。但如果我觉得整体让我足够放松,我会更愿意交流。比如,我前不久看了一个很有实验性质的戏剧作品。它需要你戴上眼罩后,听着耳机里的声音去参与并完成整一个故事,当时我十分喜爱这个体验。结束的时候有一个收集观众意见的环节,我在写意见时,发现旁边坐着的恰好是制作人,所以当时我和他交流了很多我的感受。

  大卫卫:我跟Lucia在同一家网络公司。去年我入职的时候,发现公司有很多社团,但唯独没有偏戏剧类的。因为我过去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都在不同学校的音乐剧社里,所以当时在公司里找到一些同好,一拍即合,就创建了一个戏剧社团。我们也凝聚了一大批对音乐剧、戏剧、音乐感兴趣的朋友。我们会很高频地接一些公司的小型表演。后来,我觉得社团很成熟,成员也比较稳固了,我就发起了一个《吉屋出租》音乐剧的演员招募。(《吉屋出租》,百老汇摇滚音乐剧,讲述了一群身份各异的贫穷年轻艺术家和音乐家在纽约生活并对抗艾滋病的故事。)但最后很可惜,因为互联网大公司太忙,没有太多人报名,也凑不齐一个完整的编制,做不到每个周末定期排练,也就不了了之了。

  Lucia:在最开始的时候,节目比较聚焦在戏剧以及展览这两个方面。我感觉特别是在我加入后吧,节目也增加了更多泛娱乐的内容,比如演出和线下的大型活动,所以我们在把节目内容做某些特定的程度上的拓宽。我们也在考虑做一些周更之外的番外节目尝试。像小友,她想聊一些更垂类的话剧,或音乐剧细分上的内容。像我其实在音乐方面也有挺多想分享的。那它可能会跟我们原来的主旨有一些不同,所以我们也在讨论和尝试中。希望在时间和反馈都比较允许的情况下,能够尝试一些这样的番外节目板块。

  Lucia:我最推荐第33期。这期节目传达了《宝岛一村》带给我们的一些启发和寄情。因为这部剧讲的是一个大中华文化:大陆的一群外省人进入台湾后,大陆不同省份的文化慢慢融入台湾文化的过程。其实不谈论政治上的情况,大家都是在同一个中华文化的语境当中的。这种语境会带来一些天生的、根源上的亲近和共鸣感。我觉得这是件非常宝贵的事。

  唐小友:我推荐第23期。白菜是我们当时邀请到的一位嘉宾,也是我们通过节目认识的新朋友之一。她是哥伦比亚大学戏剧制作专业的研究生。因为疫情,在快毕业的这一年回到国内。我在线下分享会的时候认识了她,就请她来做播客。这期节目里她聊了过去两年中,她在美国、伦敦和很多地方看演出,跟随剧团巡演的经历。跟白菜一起录制的当时,对我来说有一些治愈。因为疫情把世界越来越割裂了,但白菜带我们正真看到了过去两年世界各地的人和剧团在做的事和他们的作品。

  大卫卫:我首先想在小友的基础上补充一下,我觉得白菜本身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人,同时她的语速很快,当她喜欢一个东西时,会不加掩饰地流露出来。所以我觉得这期节目从听感上来说是非常流畅的。

  然后,我想推荐第19期,我们在这期节目里聊了沉浸式戏剧《金钱世界》。这一期是我们少有的,直接请剧里的演员,汤包包老师来分享关于这部剧的一切,所以从内容上来说,这一期会有很多关于这部剧戏里戏外的故事。另外因为汤包包本身是一个很专业的演员,也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人,所以我觉得这一期从他声音的丰富程度,以及他讲故事时的节奏和语气上,都是很具有戏剧感的。

  “若有所播”是三明治推出的播客深度研究和访谈的内容专栏。2021年,中国播客行业必将持续涌动浪潮,在生活领域激荡各种话题,我们将用新鲜又内部的视角持续保持关注。